“有什么,千万别有病!没什么,千万别没钱!”一句话道出了国人看病贵的心声。
今年10月4日,发改委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医改的话题一时间成为全国热点。12月3日,广东推出《广东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革试点方案》,计划在深圳、韶关、湛江3市先行试点,逐步取消目前医院15%的药品收入加成,争取年底前出台试点方案细则。
医院售药“零差率”?业内人士对此褒贬不一,此举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对市民“看病贵”现象是否有实际意义?记者走访了省卫生厅及广州有关医院的负责人。
直接影响
取消15%药价加成
三甲医院年损2400万
药价加成15%是个什么概念?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道出其背景:政府财政支出有困难,从而相关政策规定,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实行“顺加作价”,即医院以药品采购价为基础,再加价15%卖给患者。这15%并非医院牟利的手段,其真实身份是医院的发展资金,“是医院发工资、换设备的钱”。
廖新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广州目前大多数三甲医院年收入可达4~8个亿,按药费收入不能超过医院总收入的42%的比例来算,一家年收入4个亿的医院,其中的1.6个亿是药费收入,这意味着因药品加成带来的收入可以达2400万。“这2400万医院要拿来给员工发工资、买设备的,如果真的取消药品加成,对医院来说,意味着年收入至少减少2400万元,“这对医院的影响当然很大”。
有关人士表示,如果是一、二级的小医院,年收入在1个亿或更少,也会导致近500万药品加成收入的“流失”,如果政府补贴不到位,“这个缺口怎么补”?
直接效用
每百元处方便宜10多元
对“看病贵”有轻微缓解
对群众而言,对医改最大期盼,无外乎可以少付药费、看病不再那么贵,广东医改拿“15%”开刀,对“用药贵”、“看病贵”能起到多大作用?
廖新波认为,此举是向“医药分家”迈开的第一步,是一个方向,但只能缓解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问题,执行不好或许还会带来“看病更贵”的负面效应。关键要看配套政策,最终实现“医药分家”,必须有待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重新建立。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院长黄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该院从今年2~8月的处方中随机抽取了2400张患者的处方,测算后发现,平均每张处方的药费为131元/张。如果按新政策试行,去掉药品加成的15%,平均每张药方减少药费19.65元,“平均药费支出减少的数额很少”,对于病患者来说,“谁会在意少十几、二十元块钱?”
负面效应
政府如不补贴医院
或会开大处方增检查
业内资深人士、北京百思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则认为,如果政府在取消药价加成15%后,不给医院足够的补贴,可能会导致老百姓用药更贵、看病更难。“医院从药品上获得的利润少了,必然会通过其他方式补回来,最简单的当然就是增加检查项目。原本病人只需要拍个片子,现在让他做CT;原本做CT的,现在加个核磁共振……过度用药变成了过度治疗,而这些费用的增加不会是几元、几十,动辄会是上百。”
他进一步分析,“即使医院不增加检查项目,不追求这部分利润,医生和医药代表之间的灰色交易仍然存在,医生依旧可以通过开大处方、开贵药好药,来从药企获得回扣,来弥补正当收入的不足。而药企由于医院压缩了其利润空间,也会更加积极地使用各种手段‘督促’医生用自己的药品,这样一来,药越开越多、越开越贵。”
何时推行
广州有能力补贴医院15%
到底何时推行尚无时间表
在不少医院负责人看来,该批试点的名单是精心挑选的,深圳市初定在福田区试点,韶关市初定在乳源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等3家医院试点,湛江市初定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农垦医院等3家医院试点。深圳、韶关选的是二级医院,而湛江选的是三甲医院,“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不同层次医院都有”。因是试点,相关政府、医院的压力不会太大,因为“政府相应的补贴投入不会太大”。这样一来,“政策震荡较小”。而广州之所以没有试点医院,有关人士认为是考虑到影响因素太多,不便尝试。
廖新波认为,就深圳来说,有能力全面实施新做法。而韶关、湛江分别是广东山区、沿海城市的代表,如果试点能出效果,就能解决广东医疗平等的问题。至于广州是否明年也推行改革,廖新波称目前暂时不知,但他表示,如果广州试行、由政府补贴这15%,按广州的财力来说,“应该是没问题的”。
荔湾昌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护组分社区
包干居民保健
家住荔湾区昌华街的孤寡老人胡伯(化名)即便在弥留之际,依然一直享受着由社区医生提供的临终关怀服务!而在辖区居民达32000人的昌华街,多年来通过社区全科医生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远不止于他一人。
据了解,荔湾区昌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在全广州率先推行了医护组分社区包干服务的模式,得到了辖内居民的普遍认可。据该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彭宇真介绍,通过三年的努力,目前中心全部的医护人员已都具备全科医生或全科护士资质。”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完成全科医护队伍建设的同时,该中心还在广州率先推进了每个社区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进行团队分片包干服务的新模式。由专门的团队来进行社区医疗机构应该承当的慢性病、精神病、家庭病床以及卫生保健知识宣教活动。“设置专业化的团队跟踪服务后,社区居民们见到的一直是老面孔,服务和被服务的双方都熟悉起来了,既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升了社区医疗机构在居民当中的认可度。”据介绍,在这一模式下,该中心共从32000名居民中专门摸查出了500多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为其提供引导用药、健康保健方面的咨询服务。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 成铭大厦B座12F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女医师协会版权所有,不得非法镜像
信息产业部备案序号:京ICP备12025440号-1 Copyright 2003-2020
邮编:100600 邮箱:nysh120@126.com 电话:51209891 51209893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