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活动 > 其他活动 >

第六届生命物理学论坛:现代物理学 VS 古老中医的精彩碰撞
发布时间:2016-10-23    点击: 667次

论坛现场,120位知名学者、医师共聚一堂

 

 

 
 
 
论坛亮点
 
 
 

 

旨在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基础对接古老的中医基础理论,探讨中医原理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合理性。

 
 
 
 
 

 

中国女医师协会副秘书长任在晋致辞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致辞

 

 

 
 
 
论坛嘉宾
 
 
 

 

 
 

李嗣涔  【原台湾大学校长

田合禄  【中国安阳周易学院教授】

李守力  【《周易诠释》、《周易密钥》作者】

李以坚  【原广东省体科所助理研究员】

陈云鹤  【中国道医协会副秘书长】

陈瑞祥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张学著  【同仁堂(集团)专家委员会专家】

兰吉瑞  【临床骨伤医生】

周    波  【广西合浦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医师】

李茂春  【民间中医学者】

张    东  【北京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阎喜换  【北京中医骨伤医学研究会会长】

孙素琴  【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员】

高也陶  【香港安老协会荣誉顾问

廖晓义  【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

柯资能  【中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

翁超明  【北京五运六气医药研究院院长

秦    涛 【中医世家,宫廷御医之后

朱壁修  【台湾中华传统文化学者

赵    照 【芯福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论坛新气象
 
 
 

 

敦和基金会与生命物理学团队在2014年建立了联系,2015年开始进行项目合作,至今已有三年整。自敦和基金会与中国女医师协会、生命物理学团队合作以来,生命物理论坛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命物理学论坛从内部小圈子性质的客厅沙龙,走向了公共的学术领域,并成为受到社会关注的重要学术活动。2015年4月,生命物理学论坛在杭州西湖边召开;2015年10月,第五届生命物理学论坛在北大燕园举行;2016年10月的第六届生命物理学论坛,已经具有国际论坛的雏形,不仅有来自美国、德国、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还和瑞士的张长琳等多位老师远程在线、同步会议,可以说论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生命物理学团队的学者群体,保持了良好的生长和发展态势。自2011年以来,生命物理学论坛在保持核心骨干的基础上,鼓励原创性和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并保持开放和多元的风格,不断吸引和接纳新的学者加入,经过了5年的历程,从13人的研讨,发展到上百人的参与,这批研究人员热爱传统文化、潜心学术研究、立志于弘道,勤奋耕耘,弦歌不辍,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并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

第三、从历届论坛来看,参会者的研究在开拓新领域、建设新格局方面取得相当多的成果,对某些议题的探讨也开始逐渐聚焦、变得更加深入。这对生命物理学的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而言,是一个好现象。

 
 
 
 
 

 

原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教授现场提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