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首页 > 智库建设 > 评审奖励 > 五洲女子科技奖 > 第二届 >

第二届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基础奖
发布时间:2012-05-31    点击: 392次


李学军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生化和分子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科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等。并任3个国际杂志(包括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的编委,国内17个医学和药学相关核心杂志的副主编、常务编委和编委等。   

  目前的研究方向为:分子药理学。主要研究课题为:水通道的生物学研究和新药发现;药物蛋白质组学和药物靶点的发现和确认;此外,还从事心血管系统、肿瘤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药物药理研究。

  80年代中期即开始研究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学。于1993年开始研究水通道的生物学功能及调节。2002年证实碳酸酐酶抑制剂是AQPs水通道的调节剂,并发现其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与抑制AQP1蛋白的表达和功能有关,进而采用SPR技术进行了验证,确认了AQP1作为肿瘤治疗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潜在靶点。

  此外,应用2D电泳结合质谱技术等寻找药物作用的靶点,并利用Western blot, 免疫组织化学,RNAi,SPR和高内涵筛选等技术等做了进一步的确认,已经鉴定了100余个药物相关蛋白,为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靶点确认和新药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已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17人,硕士生5人,现有在读博士生13人,硕士生2人。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SCI收录47篇。作为编委、副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40余部。目前以负责人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候选药物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课题7项、卫生部基金2项、国家教委基金1项、美国洛克菲勒基金2项。并参与国家863项目研究2项,973项目等课题的研究。曾于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申请了3项专利,1项获得授权,2项已经公开。获2009年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 

 

陈君

  我国药用植物保育领域的中青年科学家,多年来一直从事药用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及濒危药用植物保护、繁育研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植物医生”。她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6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其中SCI4篇),参加编写论著11部,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1项,其中“肉苁蓉繁育研究”、“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麻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等先后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药用植物栽培、植物保护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

  针对濒危沙生药用植物肉苁蓉资源紧缺,人工种植难度大,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陈君教授从2001年开始进行肉苁蓉繁育及野生变家种技术研究,经过1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突破了肉苁蓉人工繁育系列关键技术,首次使肉苁蓉接种寄生率由不足5%提高到90%以上, 结实率由60%提高到了94%以上;制定了肉苁蓉标准操作规程(SOP),技术支撑当地种植企业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沙荒地建设了肉苁蓉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6000亩,研究成果先后推广应用于内蒙古、宁夏等西北干旱地区的肉苁蓉资源保护和人工种植,实现了濒危药材生产、沙荒地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及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机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评价,被当地百姓和中药界同仁们誉为“苁蓉皇后”。

  多年致力于药用植物病虫害的无公害控制技术研究,研究解决了寄生性天敌昆虫—管氏肿腿蜂人工繁殖的系列关键技术,为药用植物钻蛀性害虫生物防治搭建了平台。先后应用天敌昆虫在广西、云南、浙江等地防治药用植物蛀茎害虫,减少了农药用量,对提高药材产量、保证药材品质和产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化橘红蛀茎害虫无害化治理技术的研究应用,3年为基地挽回经济损失2.7亿元,节约防治成本28.58万元;开展的枸杞、金银花、麻黄、化橘红等药材的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应用技术研究,使应用化学农药防治中药材病虫害步入科学评价、规范使用的新阶段。

  科研作风正派,工作严谨、踏实,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科技合作能力,与全国多个科研基地建立了有好的合作关系,同时,热心各项公益活动,积极为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云南干旱灾区及西部贫困学生捐款。曾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共青团中央授予“科技扶贫青年知识分子促进行动“先进青年志愿者”,获得宁夏优秀科技特派员二等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群众心中的好党员称号。
 

胡 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作为主要承担人,为我国日本血吸虫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研究团队自2000年开始开展日本血吸虫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创造了2个世界第一:第一次针对血吸虫进行大规模基因片段检测并作全面分析和验证。建成国际最大的日本血吸虫表达顺序标签(EST) 公共数据库;第一次针对日本血吸虫不同生活史阶段和性别进行大规模蛋白质组学分析,

  自2003年至今,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十一五”国家863专题目标导向课题、“973”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专项研究课题、以及国际合作课题等8项。近5年来共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9篇。已申请或公开的发明专利29项。

  2010年,她被聘为世界卫生组织/TDR蠕虫药物创新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

  先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一届“银蛇奖”提名奖、“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等多项奖励。2007年,被授予第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09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李凤琴

    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监测与风险评估室主任

  长期从事食品中微生物及生物毒素的研究,特别是对海洋性毒素和真菌毒素对农产品和食品的污染、产毒菌株生物多态性、毒素分析和纯化、人类真菌毒素中毒和控制等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深入研究了产毒和非产毒、耐药和非耐药细菌和真菌的蛋白质谱。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食品中隐蔽型真菌毒素发生、迁移转化与控制的研究,所获数据代表中国提交世界卫生组织用于风险评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组织食品安全相关政策制定中的话语权。同时率先开展黑曲霉产B类伏马菌素的代谢表征研究,并将真菌毒素生物可及性和生物利用率引入风险评估领域。

  2009年新的食品安全法颁布,已组织并完成了婴幼儿配方粉中三聚氰胺、我国碘营养状况及食盐加碘、标称紫砂餐饮具溶出元素、膳食中镉、膳食中铝等二十多项应急和主动风险评估工作,为政府采取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为平息因食品安全事件导致的消费者恐慌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近几年主持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1项;参与“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项,参加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关于通过全新综合危险性分析方法促进食品安全项目1项。

  在国内外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8篇,其中SCI文章9篇,参与著书和译著11部。带教硕士、博士研究生十几名。获留学回国先进个人成就奖(2003),作为主要完成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申请国家专利1项。所领导的科室获全国“巾帼文明岗”(2010)称号和卫生部“巾帼建功”先进集体(2010)称号。

 

 

0